<track id="5jwlr"></track>
<td id="5jwlr"></td>
<acronym id="5jwlr"></acronym><track id="5jwlr"><strike id="5jwlr"></strike></track><pre id="5jwlr"><label id="5jwlr"><menu id="5jwlr"></menu></label></pre>
  • <td id="5jwlr"></td>
  • <table id="5jwlr"><ruby id="5jwlr"></ruby></table><td id="5jwlr"></td>
  •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
     
     
    新聞正文
    園林“五小害蟲”防治不容忽視
    大連久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   2015-01-17 15:07:09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    園林“五小害蟲”是指螨類、蚜蟲、介殼蟲、粉虱和木虱、薊馬五種體積較小的刺吸性害蟲。以前由于其發生較輕,構不成大面積的危害或樹木死亡,常常被園林植保者所忽略。但若遇氣候高溫干旱,五小害蟲就會猖獗發生,對園林植物的正常生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。

    一、蚜蟲
    蚜蟲,同翅目蚜總科昆蟲的總稱,其分布廣、種類多、寄主雜、危害大。春夏季是蚜蟲生長發育的主要季節,因此也是防治的主要季節。
    1、常見種類及發生癥狀:
    徐州地區常見的種類有棉蚜、桃蚜、月季長管蚜、柏大蚜、松大蚜、白毛蚜等。其寄主雜、分布廣、種類多、世代重疊、數量大、繁殖快、危害大,常聚集在植株的芽、花蕾、嫩葉或嫩枝上,以尖利的口器刺吸植物汁液,輕者引起植物營養惡化、生長緩慢,以后引起生長畸形、落葉、萎蔫及引起次生植物病毒蟲害,嚴重危害時導致植物枯死。春秋兩季是蚜蟲危害林木花卉、蔬菜等的高發期,蚜蟲的防治歷來是全世界農林業蟲害防治的重要內容。
    主要危害的植物:月季,薔薇、紫葉李、桃樹、海桐,菊科花卉、石榴、欒樹、竹類等
    2、發生規律:
    每年發生的代數因種類、區域、當年氣候不同而不同,徐州地區棉蚜、桃蚜、月季長管蚜一般每年發生10至20代左右,柏大蚜、松大蚜一般每年發生10代左右。以卵或成蚜(若蚜)在雜草、芽基部、芽葉、枝條傷疤處、樹干裂縫處越冬。翌春越冬卵孵化(越冬成蚜在新梢葉上開始繁殖),爬到嫩葉背面危害(針葉樹多在葉基部),5、6月和10月為危害盛期,嚴重時葉、嫩枝上布滿蟲體,大量排泄物向下流,易導致煤污病,同時枝葉變黑,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和觀賞,11月份開始越冬。
    3、防治方法:
    3.1于冬季至越冬卵孵化前,人工樹干涂白或噴灑石硫合劑于主干2米以下裂縫、疤痕內的蟲卵。修剪的紙條然后集中燒毀或管理,可消滅大量越冬源,節約資金,減少環境污染。
    3.2危害嚴重時,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 至3000倍或2000倍4.5%高效氯氰菊酯或1000-1500倍的48%毒死蜱乳油噴施。
    3.3高大喬木或行道樹噴藥不便時可樹干注釋防治,效果卓越。也可進行根部埋藥,于4月底在植物樹冠投影邊緣內分三、四處挖坑,坑深至須根處,溝中均勻埋施3%呋喃丹顆粒,用量以苗木干徑為依據,每厘米干徑用藥4至6克。
    3.4保護瓢蟲等天敵,控制蚜蟲危害。陰雨天等不利天氣也可抑制蚜蟲的危害,可減少防治次數。

    二、介殼蟲
    介殼蟲是同翅目,盾蚧科的昆蟲。大多數蟲體上備有蠟紙分泌物,即介殼。介殼蟲是花卉和果樹上最常見的害蟲,常群集于枝、葉、果上,吸取植物汁液為生,嚴重時會造成枝條凋萎或全株死亡。介殼蟲的分泌物還能誘發煤污病,危害極大。常見的有吹綿蚧、圓盾蚧、糠片蚧、朝鮮球堅蚧、桑白蚧、康氏粉蚧等6種。
    1、常見種類及發生癥狀:
    徐州地區常見的有草履介、吹綿介、桑白介等,由于介殼蟲體積小,繁殖快,種類多,幼蟲后期被蠟質層保護,所以防治起來較困難,對有些植物造成了嚴重的危害。
    主要危害:蘋果、桃、李、杏、櫻挑、葡萄、山楂、柿、石榴紫薇、女貞、法青、紫荊、海桐、枇杷、無花果、楊樹等。
    2、發生規律:
    發生規律:草履介、日本龜蠟介在徐州地區一年一代。吹綿介、桑白介一般一年2代,以卵或成蟲在土中或莖干等處越冬,翌春開始孵化、產卵。
    3、防治方法:
    3.1加強植物檢疫工作,防治帶蟲植物入境或出境。
    3.2加強栽培管理,增強植物的抗性。冬季樹干涂白或噴灑石硫合劑,高度一般為1.1至1.2米,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。
    3.3針對某些介殼蟲(如草履介)有上下樹的特點,抓準這一時期,于樹干上涂藥環:可用1∶1的40%的氧化樂果,藥環寬度為10厘米左右或綁縛毒草環。注意應用此方法要遠離人群集中區。
    3.4休眠期防治 在花卉植物休眠期,噴灑3~5.5°Bé石硫合劑,3%~5%柴油ES或5%~6%煤焦油ES,對介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,并可兼治蚜蟲和葉螨。當蟲量少時,可用粗毛刷刷除蟲卵,捕殺幼蟲。當蟲害嚴重時,在若蟲期進行藥劑防治:1000-1200倍的48%毒死蜱乳油,或40%速撲殺(殺撲磷)均能達到很好的效果。(注意晴天噴施,噴藥要均勻)
    3.5利用天敵如紅環瓢蟲、蒙古光瓢蟲、異色瓢蟲等進行生物防治。
    3.6根部埋藥,方法同蚜蟲。

    三、螨類(紅蜘蛛)
    近些年來,紅蜘蛛已成為危害園林花卉樹木的重要害蟲之一。它主要危害植物的葉、莖、花等,刺吸植物的莖葉,使受害部位水分減少,表現失綠變白,葉表面呈現密集蒼白的小斑點,卷曲發黃。嚴重時植株發生黃葉、焦葉、卷葉、落葉和死亡等現象。同時,紅蜘蛛還是病毒病的傳播介體。
    1、常見種類及發生:
    徐州地區較嚴重的害螨有朱砂葉螨、二點葉螨、小爪螨、山楂葉螨等。這些害螨食性雜,除直接使植物出現褪綠、黃點、褐斑、落葉等癥狀外,還可傳播各種病原體,引起其他病害。
    紅蜘蛛食性雜,寄主植物廣,在園林中以薔薇科植物、豆科、禾本科、茄科、葫蘆科、百合科、菊科等,包括多種雜草。
    2、發生規律:
    螨類不同、區域不同每年發生的代數也不同。徐州地區常見螨類多為1年10代左右,多以雌成螨(或卵)在土塊縫隙、雜草、樹皮縫、枯枝落葉等處越冬,翌春4月上旬氣溫回升后開始活動(或卵孵化),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,尤其是高溫干燥季節暴發成災。一般情況下,在5月中旬達到盛發期,7至8月是全年的發生高峰期,尤以6月下旬到7月上旬危害最為嚴重。一般在葉背危害,用口針穿刺到植物的組織里吸取細胞汁液,破壞葉綠體,使葉面出現褪綠、黃點,嚴重時造成葉枯脫落,甚至植株死亡。
    3、防治方法:
    防治紅蜘蛛平時應注意觀察,發現葉片顏色異常時,應仔細檢查葉背,個別葉片受害,可摘除蟲葉;較多葉片發生時,應及早噴藥。特別是在4月底以后,對植株要經常進行觀察檢查,在氣溫高、濕度大、通風不良的情況下,紅蜘蛛繁殖極快,可以造成嚴重損失。根據紅蜘蛛的生物學習性,可應用農業、物理、和化學防治措施。
    3.1入冬后至冬卵孵化前,用粗毛刷刷老樹皮縫,然后深翻土壤。冬季樹干涂白或噴灑石硫合劑,減少越冬害蟲。
    3.2危害嚴重時,可用噠螨靈、克螨特、毒死蜱、氧樂果、速滅殺丁或者機油、礦物油等葉面噴霧。
    3.3家庭養花噴藥時,最好將盆花移到室外進行,若在室內噴藥,切勿接近食物、用具。陰雨天也可將花盆置于室外雨淋。

    四、粉虱和木虱
    粉虱:同翅目粉虱科吸汁昆蟲的統稱。若蟲像介殼蟲,扁卵圓形,常被有棉花狀物質。成蟲長2~3公厘,被有白粉像小蛾。主要危害:蘋果、梨、葡萄、海桐、梧桐、香樟、懸鈴木、柿茶、枇杷、、栗、柑桔等,特別是溫室花卉、蔬菜等危害嚴重。
    木虱:同翅目木虱亞目,木虱多危害木本植物。園林中常見的有青桐木虱、梨木虱、桑木虱等。一年發生二、三代,以卵在枝干上越冬。越冬卵翌春4月下旬至5月中旬孵化,6月羽化;第二代卵大部分在6月中、下旬至7月中旬孵化,7月中、下旬至8月上旬羽化;部分延至9月中、下旬孵化10月上,中旬至11月中旬羽化;第三代卵在8月中、下旬孵化,9月中、下旬羽化。發生較遲的若蟲與第二代混雜發生。若蟲有群聚性,以三齡時危害最烈。第一代卵多產在葉背,若蟲在葉背或嫩枝上危害。
    1、常見種類及危害
    徐州地區常見有白粉虱和梧桐木虱。其危害表現為在嫩枝或植物葉片背面刺吸汁液,造成葉片變黃、萎蔫、枝梢干枯,甚至死亡。另外大量的排泄物或分泌物,易招致煤污病。
    2、防治方法:
    2.1冬季清園,秋末早春刮除老樹皮,清理殘枝、落葉及雜草,集中燒毀或深埋,同時樹冠枝芽、地面全面噴布波美3-5度石硫合劑,消滅越冬成蟲。秋季9月下旬在樹干上纏草把,誘殺越冬成蟲,嚴冬來臨前全園灌水,可大大減少越冬蟲口數。
    2.2對于溫室粉虱,可利用其對黃色的趨性,在溫室內不同方位,掛浸毒液的黃紙進行誘殺,或將溫室內門窗閉好,用80%的敵敵畏熏蒸,用量1.5毫升/立方米,時間最好保持一天。(注意熏蒸后再進入溫室時,必需先打開門窗換氣后再進入)
    2.3藥劑防治重點抓好越冬成蟲出蟄期和第一代若蟲孵化盛期噴藥。藥劑可選用25%阿克泰5000-6000倍液,或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-2000倍液,5%啶蟲脒可溶性粉劑2500-3000倍液,2000倍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,95%滅幼脲水劑1 000倍液,或20%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,或2.5%敵殺死(溴氰菊酯)乳油1000~1500倍液。

    五、薊馬類
    薊馬是纓翅目昆蟲的統稱,是一種靠植物汁液維生的昆蟲,種類較多,食性復雜,常棲息在大薊、小薊等植物的花中,故名薊馬。常見薊馬有稻薊馬和花薊馬、煙薊馬 以及管薊馬科的稻管薊馬,主要危害禾本科草坪及雜草、白三葉、紅三葉、苜蓿等豆科植物、百合科、菊科、茄科植物。
    1、發生規律:
    薊馬的成蟲活潑,善飛能跳,又能借風力傳播。薊馬有趨嫩綠的習性,怕光。白天一般集中在葉背為害,陰雨天、傍晚可在葉面活動。薊馬一般進行孤雌生殖,偶爾進行兩性生殖。薊馬的適宜生育環境溫度因種類不同有所差異,最適宜發育溫度瓜薊馬為24—30度、蔥薊馬為23—26度,相對濕度為40—70%,若溫度達35度以上,蟲口則明顯下降。
    2、防治方法:
    2.1農業防治:早春清除田間雜草和枯枝殘葉,集中燒毀或深埋,消滅越冬成蟲和若蟲。加強肥水管理,促使植株生長健壯,減輕為害 。
    2.2物理防治:利用薊馬趨藍色的習性,在綠地里設置藍色粘板,誘殺成蟲,粘板高度與植物持平。合理科學用藥,保護綠地中天敵。
    2.3當蟲量大時,噴施化學藥劑可以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;還可用0.1%阿維菌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交替使用防治。也可以將吡蟲啉和阿維菌素兩種藥劑混合后1500倍液噴灑使用。

    瀏覽 (2749)
    腳注信息
    版權所有 Copyright(C)2009-2010 大連久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大連易點網絡遼ICP備14014640號-1
   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
    <track id="5jwlr"></track>
    <td id="5jwlr"></td>
    <acronym id="5jwlr"></acronym><track id="5jwlr"><strike id="5jwlr"></strike></track><pre id="5jwlr"><label id="5jwlr"><menu id="5jwlr"></menu></label></pre>
  • <td id="5jwlr"></td>
  • <table id="5jwlr"><ruby id="5jwlr"></ruby></table><td id="5jwlr"></td>